盤點股指期權常見問題詳解
股指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它賦予買方在未來特定日期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指數的權利。作為一種復雜的金融工具,股指期權的交易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風險意識。本文將對股指期權的常見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種金融工具。
什么是股指期權
股指期權是一種賦予買方在未來特定日期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指數的權利(或義務)的合約。該合約的標的是指數,而非個股。常見的股指期權標的指數包括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等。
股指期權類型
根據行權方式,股指期權分為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兩種類型。
- 歐式期權:只能在到期日行權。
- 美式期權:可以在到期日前任何交易日行權。

股指期權合約
股指期權合約包括以下關鍵要素:
- 標的指數:期權合約的標的物,如上證50指數。
- 執行價格:買方可以在到期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指數的價格。
- 到期日:期權合約的到期日期,在此日期后合約賣出看漲期權:看空指數價格上漲時,賣出看漲期權,收取權利金,但承擔在到期日被買方行權買入標的指數的義務,獲利空間較大,但風險較高。
- 買入看跌期權:看空指數價格下跌時,買入看跌期權,可在到期日以執行價格賣出標的指數,獲利空間有限,但風險較小。
- 賣出看跌期權:看好指數價格下跌時,賣出看跌期權,收取權利金,但承擔在到期日被買方行權賣出標的指數的義務,獲利空間較大,但風險較高。
股指期權投資建議
對于股指期權投資者,以下建議值得注意:
- 充分了解股指期權的特性和風險。
- 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合適的期權策略。
- 關注標的指數的價格走勢和影響因素。
- 合理控制倉位,避免過度風險。
- 及時止盈止損,控制投資風險。
股指期權是一種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具有較高的風險和收益潛力。投資者在參與股指期權交易前,應充分了解其特性和風險,并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實現投資收益。
本文目錄導航:
- 盤點員工期權激勵常見問題(上)
-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常見個稅問題盤點
- 滬深300股指期權的開戶條件要求高嗎?規則常見問題有哪些?
盤點員工期權激勵常見問題(上)
▎1、創業公司為什么要做員工股權/期權激勵? 創業公司做股權/期權激勵背后的商業邏輯主要有4點: 第一是凝聚人心。 不論是直接/間接方式向員工授予公司股權,都可以把公司和員工的利益聯系一起,讓員工實現從員工到股東身份的轉換,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第二是吸引人才。 合適的股權激勵制度不僅能提高原有人才的忠誠度,也能不斷吸引外部人才。 第三是約束員工。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給員工授予激勵股權的同時,不可避免要附加一些限制,常見的是員工的服務期限,禁止從業競爭等,對員工未來可能有的損害公司利益行為進行約束,一旦員工違反了,可能會損失這些股權激勵。 第四是緩解企業經濟壓力。 早期創業企業存在很大的資金壓力,可能無法像大公司一樣給員工豐富的薪酬,通過股權激勵一方面降低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另一方面給員工遠期的可期待的利益,而且這種利益不是必然的,而是需要員工對公司有貢獻,使得員工和企業利益進行捆綁。 以上是股權激勵的商業邏輯。 公司獲投后,投資機構一般都會要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把員工和公司利益捆綁。 這也是融資過程中,專業投資人常見的要求。 (以上內容來自獵桔微課,分享嘉賓:簡法幫創始人張超) ▎2、員工股權激勵有哪些類型?股權激勵常見的類型有3種,分別是:期權,虛擬股權激勵和現實股權形式。 *股權激勵的主要類別(1)期權激勵 即賦予員工未來取得公司股權的期待權利,員工或其他激勵對象到期(或滿足條件后)行使期權,取得公司相應股權或股權的受益權利。 *圖解期權激勵 期權是創業公司最常見的股權激勵模式,主要適用于公司員工,范圍較大,逐步推進可以保持公司股權穩定。 激勵股權池通常由創始人名下的股權份額中預留,員工行使期權取得公司股權,通常需要支付對應股權的票面價,且需滿足預設的行權條件,如:約定激勵對象四年的服務期,每滿一年員工可行使1/4等。 (2)虛擬股權激勵 *圖解虛擬股權激勵 虛擬股權不同于公司法項下的實際股權,而是公司股權的虛擬化,公司人為地將股權拆分為若干等值單位,并將一定數量的虛擬股權授予給公司核心員工。 核心員工可以按照所持有的虛擬股權的數量和比例,而享有相應的分紅。 還有一種是股權增值權,股權增值權項下,被授予權利的核心員工在一定的時期內,將有權獲得規定數量的股權價值(市場公允價格)上升所帶來的升值收益。 股權激勵對象不擁有這些股權/份的所有權,也不擁有股東表決權、分紅權。 值得提醒的是,利用虛擬形式進行的股權激勵,無論是虛擬股權還是股權增值權,被激勵的員工均不實際持有公司股權,沒有表決權,而僅持有相應的分紅權(虛擬股權項下)或增值收益權(股權增值權項下)。 (3)限制性股權 也就是實打實的股權。 期權和股權常見的區別:期權是激勵對象到期行使期權,而股權是激勵對象即刻直接或間接成為受益人,從適用對象看,期權適用公司所有員工,范圍較大,而股權適用公司合伙人,高管或者早期的骨干員工,適用范圍較小。 (以上內容來自獵桔微課,分享嘉賓:簡法幫創始人張超)▎ 3、員工股權激勵常見的持股方式有哪些?股權激勵架構常見的有3種方式: 代持、通過持股平臺持股、員工直接持股。 這些方式很常見。 (1)創始人代持,即由創始人代持激勵對象獲得的激勵股權。 代持與間接/直接持股相比,成本更低,如果設置一個持股實體需要有注冊地址,記賬等費用支出。 直接持股也同樣有公司股權變更的費用。 代持有利于維護創業公司股權的穩定性,因為創業公司員工不穩定性比較明顯,可能會受人員變動的影響,而代持有利于創始人保證公司的控制權。 代持對公司更有利,對員工相對不那么有利。 做代持是需要激勵對象同意的。 (2)通過持股平臺 采用公司或者合伙企業形式作為持股平臺,被激勵對象作為持股公司股東或者合伙企業的合伙人,間接持有被激勵股權。 目前更多傾向做有限合伙形式,有利于創始人的控制權,并且合伙企業和公司相比,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避免了雙重征稅。 (3)直接持股 員工直接持股,顧名思義即被激勵對象以其本人名義直接持有公司股權。 簡法幫提示創業者,創業企業在初期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嚴格限制在50人以內,因此被激勵對象人數不宜過多。 (以上內容來自獵桔微課,分享嘉賓:簡法幫創始人張超)▎4、進行員工期權激勵很可能碰到的3個問題(1)股權激勵的初心? “我在這里還要糾正一個大家普遍的常識性錯誤,就是授予股權不是說你把股權給出去就完事兒了,重點是通過授予股權的過程,結合公司機制,賦予員工管理企業的權利和責任。 ”這是“我是MT”公司CEO邢山虎分享做公司股權激勵時的心得分享。 員工股權激勵的初衷就是要激勵員工,因此創業公司在進行員工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時首先要圍繞著激勵員工的這個初衷來展開。 股權激勵文件,會涉及對激勵對象各方面的權利限制,包括股權分期成熟,離職時股權回購等安排。 這些制度安排,都有其商業合理性,也是對公司與長期參與創業團隊的利益保護。 公司管理團隊和創始人在進行員工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時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在整個執行過程中容易一直站在公司的立場來保護公司和創業團隊的利益,舍本逐末,忽視了對員工激勵的初衷。 (2)溝通不暢? 公司進行股權激勵時,公司員工一直處于弱勢地位: 從參與主體來看,這款產品用戶的一方為公司,一方為員工; 從身份地位來看,員工與公司有身份依附關系,處于弱談判地位; 從激勵過程來看,員工基本不參與游戲規則的制定,參與感弱。 法律文件本身專業性強,晦澀難懂,境外架構下的交易文件,還全是英文文件。 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員工在簽署的期權協議中,會對在公司服務時間有嚴格的限制,員工不明白、不理解這些冷冰冰制度安排背后的合情、合理性與商業邏輯,員工很可能會把股權激勵看成賣身契。 另外如果公司是按照百分比分配股權,對于拿到百分之零點幾個點期權的員工來說,會覺得公司太摳門,我的股票為什么會這么少?為什么要簽這么繁瑣的文件,不信任我們嗎? 如果溝通不到位,員工的激勵體驗會極差。 股權激勵的初心又決定了,員工必須真的被激勵。 (3)如何溝通? 講清員工期權的邏輯: 員工期權的邏輯是員工通過一個很低的價格買入公司的股權,并以長期為公司服務來讓手里的期權升值。 首先是員工買入期權的價格低:公司在給員工發放期權時,是以公司當時估值的一個極低的價格把股權賣給員工,員工在買入股權的時候就已經賺錢了。 另外員工手里期權是未來收益,需要員工長期為公司服務來實現股權的升值。 因此期權協議不是賣身契,而是給員工一個分享公司成長收益的機會。 關于期權員工會由很多問題、內心會反復去找答案、但又不會公開問公司的問題:比如如何拿到這些股權,股權什么時候能夠變現以及如何變現,這些問題都需要和員工有一個充分的溝通。 很多員工也會問為什么自己的期權那么少? 公司要做起來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需要預留足夠多的股權給后續加入的員工。 (以上內容來自獵桔公開課,分享人:七八點創始人何德文)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常見個稅問題盤點
如何處理個稅歷來是上市公司籌劃與實施股權激勵過程中的重點關注問題。 了解并熟悉股權激勵個稅政策規定與實務細節不僅有助于上市公司把握激勵計劃的方案設計與推出時點、規避潛在稅務風險,也能更好為激勵對象提供針對性的支持服務,提升其參與體驗。 然而,由于目前有關股權激勵個稅處理的具體規定散見于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主體發布的公告通知中,且實務中存在部分執行細節尚不明確的情形,上市公司面對相關業務時可能存在較多疑問。 鑒于此,本文對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個稅相關問題進行盤點解答,以期為有類似疑惑的上市公司和激勵對象提供參考。 在進行問題盤點前,本文將現行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稅事宜相關的規則依據列表匯總如下,以便于讀者檢索查閱。 接下來,本文將圍繞股票期權、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和第一類限制性股票三種激勵工具,對個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點、計繳方式以及優惠政策等方面進行詳細解析。 首先,我們來看看股票期權/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個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點。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激勵對象在股票期權授權日無需納稅,而在激勵計劃進入可行權期、自行權日當日產生納稅義務。 對于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個稅處理,雖然現行文件多成文于該工具推出前,但考慮到其與股票期權存在相似性,實務中可參照股票期權執行。 對于納稅義務發生時點,一般認為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自歸屬日當日產生納稅義務。 接著,讓我們來了解員工股權激勵所得如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 目前,對于股權激勵所得的計算已有明確規定。 對于股權激勵所得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遞延納稅和單獨計稅兩種。 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允許個人在不超過12個月的期限內繳納個稅,旨在緩解員工的現金壓力和潛在虧損風險。 而單獨計稅優惠政策則直接減輕了激勵對象的稅負負擔,特別適用于股權激勵收入占其年度總收入比重較大的情況。 最后,讓我們總結一下。 熟悉個稅相關規則與政策、為激勵對象提供培訓與支持服務是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計劃的重要環節。 掌握處理個稅相關的常見問題與細節,方能確保股權激勵計劃的順利實施,同時保障激勵對象的切身利益。
滬深300股指期權的開戶條件要求高嗎?規則常見問題有哪些?
一、滬深300股指期權的開戶條件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滬深300股指期權的開戶條件,這也是大家有所關心的,簡單總結就是以下三個條件中滿足其中一項就可以:
1、申請交易編碼前,連續五個交易日,可用資金大于50萬。
2、一年內有50日的的交易記錄,包含其它交易所的交易記錄。
3.之前能做股指期貨的,可以直接交易股指期權。
滬深300股指期權開戶條件
二、八問八答,帶你摸透規則
1、滬深300股指期權首批上市合約月份中,為什么從2020年2月合約開始加掛?
中金所結合期貨市場合約掛牌的特點,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在征求市場意見的基礎上慎重選擇,將2月合約定為最近月合約,給予交易者一定的適應時間,確保滬深300股指期權平穩上市、安全運行。
2、滬深300股指期權保證金調整系數為10%,最低保障系數為0.5,做這一設置有何考慮?
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的保證金模式目前采用傳統保證金模式,較符合中國境內市場的發展現狀。 從境外一些市場,特別是亞洲幾個較為成功的新興市場發展路徑來看,在市場發展初期,大多先采用傳統保證金模式。 滬深300股指期權的保證金調整系數10%與股指期貨保證金水平保持一致,最低保障系數0.5設置了虛值期權的最低保證金水平,約為股指期貨保證金水平的一半,這一設置是出于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考慮。
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常見問題?
3、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初期,采取持倉限額的手段是出于什么考慮?同一客戶某一月份的持倉限額為5000手的設置是出于什么考慮?
持倉限額是避免風險過于集中、防范市場操縱的有效措施。 滬深300股指期權的持倉限額設置為5000手,與滬深300股指期貨保持一致。
4、滬深300股指期權的手續費標準為每手15元,設置這一標準有何考慮?
目前的滬深300股指期權手續費設置相對較高,可一定程度防范市場過熱。
5、上市通知中明確了做市商的持倉限額,做市商較其他投資者在滬深300股指期權上為什么擁有更高的持倉限額?做市商對滬深300股指期貨所有月份合約單邊持倉限額手是如何考慮的?
期權做市商是不以方向性交易為目的的,其主要義務是為大部分期權合約提供買賣雙邊報價、為投資者的詢價提供回應報價,從而為期權交易提供流動性,同時引導市場合理定價。 因此,為了匹配做市商的義務,通常在期權上給予做市商更高的持倉額度。
為便于做市商靈活運用不同月份的股指期貨合約進行風險管理,做市商在滬深300股指期貨上的持倉限額維度設置在產品上。 整體上看,做市商在滬深300股指期貨產品上的持倉限額水平與一般客戶在滬深300股指期貨所有月份合約合計后的持倉限額水平一致。
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常見問題?
6、滬深300股指期權為什么對期權合約設置詢價時間間隔約束?
對期權合約提出詢價時間間隔要求是為避免投資者在同一期權合約上頻繁詢價,優化技術資源。
7、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初期執行較為嚴格的交易限額制度是出于何種考慮?
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初期執行較為嚴格的交易限額制度,管控市場熱度,確保產品平穩運行。
8、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初期對深度虛值期權執行交易限額制度是出于何種考慮?
深度虛值期權價格較低,價格波動百分比較大,個別投資者對其風險的認識尚不全面。 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初期對深度虛值期權執行交易限額制度,可避免投資者過度交易深度虛值期權,引導市場建立理性的投資文化。